美丽女性网小图标
美丽女性网小图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婚嫁 > 婚后生活 > 蜜月旅行 > 苏州美景如画 浪漫蜜月的天堂

苏州美景如画 浪漫蜜月的天堂

/    2013-08-11 02:00:20    来源:互联网    编辑:互联网    点击:

[导读]请将苏州地图如卷轴画一样,自右向左徐徐展开,地图上标示河水的蓝色部分源源不断自右向左铺陈,大运河、阳澄湖、昆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外城河、石湖、太湖……随着视线的推移,蓝色部分在长卷中的面积越来越大,线条越来越密集,如列队行进,如电影镜头的

    苏州美景如画 浪漫蜜月的天堂

    请将苏州地图如卷轴画一样,自右向左徐徐展开,地图上标示河水的蓝色部分源源不断自右向左铺陈,大运河、阳澄湖、昆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外城河、石湖、太湖……随着视线的推移,蓝色部分在长卷中的面积越来越大,线条越来越密集,如列队行进,如电影镜头的推移,将我们带入河网纵横的水天堂。

    入水城:水绕城开,河路并行

    如果你是从城北进入,过了环绕古城的外城河,往右一拐,便进入唐伯虎曾经居住过的桃花坞大街,今天这里依然河、街并行,车走街,船走河,河岸两侧都是枕河人家,家家门口都有临河的小道,可供步行。暮春季节,水岸两边桃花粉嫩,柳枝瘦绿,沿着狭长的河道一直往西,到阊门,水面豁然开朗,又分流出3支水道:往西北,走七里水路去虎丘;往西,走四五里水路去枫桥夜泊的寒山寺;往南,河流弯弯曲曲汇入古城南面的外城河。

    水巷、水路、水井,水无处不在,成了苏州的灵魂。流动的水如密布的河网,从古城蔓延至周边乡镇,再沿着长江、运河蔓延至全国。若是近处,家家户户屋内都有水井,水井深入地下数十米,在那里,城内的水井和城外的太湖、长江相连,活泼又沉静,正如苏州的性格。


    即使今天,古城内仍有300多座桥,分布在纵横交错的河流上,或横跨,或斜卧,或直行,像水一样,深入大小街巷和各家宅门前,成为城市的基本风貌。河流随城市赋形,城市沿河流开合。三轮车、黄包车、自行车,都要不断上桥、下桥,才能抵达河对岸。而且,很多河道仍然通船,你可以乘船进入。

    巷子里最常见卖水磨粉的小摊。水磨粉,顾名思义,将糯米放入水里,反复磨,反复磨,直到水和糯米互相渗透,不分彼此,磨出细腻润滑、黏而不稠的水磨粉。就像苏州的女人。早年,上海的大佬开创天下事业,无所不能,却一到苏州就倒在苏州女人的温柔乡里,她们性格柔而不弱,就像她们说话的声音,她们不争不抢,只是烧个小菜,唱支小调,捏把小脚,在你看书时,会红袖添香。却像这水一样,无孔不入,渗透进人心里。

    听昆曲:一唱三叹,余音缭绕

    沿河道行进,被岸上的昆曲吸引,循声而去,声音自昆曲博物馆的戏台传出。

    戏台在博物馆最里层,沿古朴的博物馆层层进入,最后才是两个南北相向的戏台:一个是坐北朝南的室内舞台,一个是坐南朝北的古戏台。古戏台沿袭自清代的全晋会馆,建造之初便是以昆曲演出为目的,除朝南一面有墙,其余三面都是开放式,只用很细的柱台支撑。坐南朝北,这似乎表明了主人最初建造时的心境:背对外界,内向私庭。戏台朝北端坐,两侧各有厢房,厢房各两层,室内全是明式家具,简洁、雅致。室内各区域之间,室内外之间,以竹卷帘隔开,竹卷帘使室内可以看见室外,室外却看不到室内。而且,在不同时辰里,阳光照进竹卷帘,会形成不同光晕。卷帘拉、放的高度不同,便将室外塑造成不同画幅,这是观看昆曲最好的舞台。

    但是天气微寒,演出转移到正对古戏台的室内舞台。相比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台,室内舞台较新,但也雅致。戏台很简单,木质结构,空荡荡的,只用黄杨木做了背景,上面绘有几支兰花,写着“空谷幽兰”。

    昆曲久听不腻,越听越有味。为了让声音更好地传到听众耳畔,苏州一直在舞台上下工夫。想明清之际的苏州,昆曲戏台遍布城乡,勾栏瓦舍、会馆公所、第宅厅堂、神祠庙宇、茶肆戏院、船舫田头、园林山庄,无不有昆曲演出,戏台前大都有水,水对声音的反射,是最好的传送和过滤,使声音更婉约、纯净。春秋战国时期,苏州郊外的灵岩山上便建有馆娃宫,专门用以演出,人们在宫内布置很大的水缸,缸上放置大小不一的木板,宫女穿着绫罗绸缎、戴着玉佩、穿着木屐行走其上,就会发出音乐来,你可以想象这音乐:摩擦的声音,玉佩环戴的叮当声,木屐走在木板上的声音……这些声音,借助水的传送和过滤,显得更为动听。

    赏园林:移步换景,曲径通幽

    河道终点往往指向园林,这也是明清以来昆曲故事最经常的发生地,以及昆曲最经常的演出场所。

    最初文人建造园林时,是将园林视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晚明清初的苏州,不能兼济天下的文人,只能独善其身,全退居到苏州来。这里是离政治中心不远的经济、文化中心,又得生活的便利,山水之怡,文人士大夫全聚集于此,自建园林,那时单是古城内的园林便有300多个。

    因为昆曲的作者生长于园林,在园林里创作故事,不仅故事的发生和演出都在园林,昆曲的精神也与园林最为吻合。昆曲一唱三叹,而园林曲径通幽。这曲径通幽,常常借助回廊来完成。回廊就如古城的河道,如昆曲里的唱腔,像一条线,引领我们游览园林。但回廊从不直行,而是迂回行进,如此,带来比直线运动更频繁的视线变化,创造了一个大于实际丈量尺寸的空间。随着回廊的上、下、凹、凸,风景不时被推远,拉近,抬升,降低,应接不暇,心情随着陡峭感受落差。褶皱的回廊使心情绵亘不绝,也是风景延长,并制造变化、张力。同时,漫长的褶皱拉长了行走的距离,使身体出汗,脚底发软,心情也跟着变化,以回应身体的变化。

    沧浪亭的复廊,是苏州园林所有回廊里最别具一格者。所谓复廊,是指两边都可以行走,中间是由花窗构成的墙,以间隔内外,因为几十扇花窗的形状、图案均无一重复,将窗内外景致塑造成不同画幅,使得墙自身也变化多端。墙的外侧是水,且一直都是水,内侧是叠石而成的山,一直都是山。穿行其间,便充分感受到山水的意境。


    但这复廊的意趣还在于,若从内侧漫步,身边是山林深幽,景致过密,而窗外疏旷,于是通过花窗的漏透,把一些景致给排泄出去,这是吐景。若从外部行走,身边湖水迷蒙,景致较疏,而窗内浓密,于是透过花窗转达,把一些景致给借用进来,这是纳景。在这吐、纳风景的途中,穿行于回廊,透过花窗看过去的每幅画面都经过设计,并随时变化,移步换景。

    回廊变化多端,行走其中,能听到四周山水花木的节奏,这节奏可以表现在线条的粗细、力度的强弱上,尤其表现在对声音的借鉴上,比如雨打芭蕉、留得残荷听雨声、鸟鸣、蝉噪、蛙鼓、鱼嚼,这是园林里的音乐。回廊方向所指,引导视线,但并不限制视线,回廊两侧通透开放,如船行水上,船头在宽阔的水面划出一条道来,却并不限制视野。

    园林如卷轴画,每一段褶皱的回廊形成一段画面,如被裁剪的篇章段落,风景很节制地一节节流淌出来,徐徐而行。只在园林中央处,风景行至高潮,层峦叠嶂的山水如潮水涌来,主人谙熟园内风景布局,每至高潮处,便建有亭、台、楼、阁、斋、轩,以便坐下来静观这不断袭来的风景。在拙政园声名远播的远香堂,面朝以象征蓬莱仙山的三座山岛,以寓神仙居住处。每座山岛内各有一亭,一个赏秋,枫红橘黄;一个赏春,云香雪蔚;一个赏夏,四面荷风三面柳。三座山岛依次铺陈,正是一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远香堂便是为了静观这画面而建造。

    自苏州初建园林以来,园林便成为各个领域的学习课堂,贝聿铭、王澍等建筑师,曾花费大量时间浸泡在园林,并用自己的建筑作品来表达对园林的敬意。老一辈的陈从周先生,更是从文学的角度,将园林解释得细致入微。但相比这些自外而内观赏园林的人,还有人的经验更为特别。

    在被称为“苏州的清明上河图”的《姑苏繁华图》里,用大量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明清之际苏州城的繁华,园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这幅长卷的最后一位藏家,是清朝状元毕沅,而苏州的“小灵岩山馆”、“环秀山庄”和“毕园”都曾是他的宅第,他的第十代后裔,着名画家、艺术家叶放,便生于毕园。

    因为生长于园林,叶放自小时候起,便是从室内观看室外,自内而外理解、欣赏园林的。在他的世界里,园林不只是供人观赏的风景,更是用以承载日常生活的居住空间。为了纪念被“文革”摧毁的“毕园”,也为了在现实生活里营造文人自古以来就向往的精神家园,叶放在自己家里亲手设计、监造了他的园林作品“南石皮记”。

    去拜访他那天,我们经网师园,穿过一片小区,正疑惑这种现代住宅区里,如何藏纳一个园林时,叶放打开小门迎接了我们。

    他的住宅坐北面南,他是在朝北的小门处接到我们的。在喝茶的近两个小时里,我们观赏到的,仍然只是一个极为雅致的文人生活空间。直到暮色四合,我们必须起身告辞时,才忐忑地问他,“园子在哪儿呢?”他笑,走到茶室南端,推开门,一个东西向的狭长园林忽然出现眼前,与我们一直喝茶的室内空间,仅隔一道竹卷帘。苏州城市格局和园林都讲究欲扬先抑,但在南石皮记,它将“欲扬先抑”发挥到了极致。
上一篇:埃及浪漫蜜月行 找寻神秘古老的记忆
下一篇:Hello kitty主题别墅蜜月 体验一回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