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群书导演,段奕宏、吴镇宇、夏雨、吴京、杨采妮、余男、倪大红主演的硬派警匪动作片《西风烈》昨日在全国十五个城市举行院线并媒体看片。电影《风声》之后,高群书名声大噪,《西风烈》又号称引领“国产西部警匪片”新风潮,上映前被众多影片人大赞,令观众充满期待。但昨日看片会后该片在网络引发争议,“鲜花与拍砖齐飞”,对此,导演高群书表示:“夸的要感谢,骂的更要收下,还得帮着顶!”对微博上褒贬不一的评价,高群书直言:“一定要降低期望值,《西风烈》只负责好看,不负责牛×。”
赞誉 动作戏火爆院线看好票房
“动作”“西部”“好莱坞”成为《西风烈》全国看片会后收获最多赞誉的三个关键词。院线代表普遍对几场动作戏给予好评,其中四大名捕车战雌雄杀手和雌雄杀手月夜偷袭两场戏获最高评价:“场面堪比好莱坞。”另外,贯穿始终的车戏、枪战和爆炸场面,也被公认颇具好莱坞西部片和警匪片气质,“是所有华语电影中最接近好莱坞类型的作品。”
对《西风烈》的市场预期,不少院线负责人都给出“两亿元票房”的乐观预期,有着名电影市场专家分析认为,“《西风烈》最大优势是档期,这是10 月中下旬上映的数量众多的影片中,唯一一部纯商业类型片,从该片营销推广态势看,已对普通观众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和期待值,票房过亿已成定局,如果反馈良好,做到一亿五甚至两亿也有很大可能。”
争议 模仿好莱坞遭遇观众恶评
然而,提前观摩《西风烈》的观众送来的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影评人何谓就疾呼应给影片“降温”:“《西风烈》就是没有大腕的中国版《敢死队》,真爱护这片子的就别把它往‘神作’的方向吹了。从电影技艺角度来说,影片问题多多,我相信它离高群书能拍出来的最好电影还有很大距离。”新浪娱乐频道主编张晗观后评论:“作为一个人,《西风烈》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派。好莱坞片子的优点尽收囊中,但缺点也一个没少。”
不少媒体记者看片后都借对高群书导演前作《千钧一发》的喜爱,表达对《西风烈》的失望,“坐在家里就可以不花钱看好莱坞片,为什么还要花钱去影院看一部仿好莱坞片?我只能说《西风烈》是个烂山寨货。”有人在昨天看片会第一时间发微博写出自己的观影感受。另外,片中几处略显生硬的植入广告也遭遇嘲讽,特别是一个止泻药的广告成为全片最大笑点。对各种非议,导演高群书相当豁然,他甚至直接将“烂山寨货”评价转到自己的微博上,还号召他的粉丝将这些负面评价“顶起来”。
回应 高群书称“只图卖个好价钱”
高群书曾坦率地表示,《西风烈》就是模仿奥斯卡获奖影片《老无所依》,他“公然”宣称:“很多导演不屑于学好莱坞,而我却是玩命地学好莱坞。” 针对看片后各种反应,高群书昨日通过微博回应,“对于《西风烈》,我只期待五个字之中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好看;不好看。别的都是导演在抖小机灵,看见了就看见了,没看见就没看见。导演只负责好看,不负责牛×,谢谢诸位。”一番调侃之余,他也诚恳地表示:“希望大家看到它更积极的一面,这个片子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的方向性,它是中国类型片的方向之一……中国电影不缺标杆,不缺高山,缺的是平原,我就是做平原的,我种的这块‘地’就是类型片的‘地’,我就是要学好莱坞,只有好莱坞能救中国电影。但我现在还只是照抄、临摹阶段,没有创新水平,临摹好,卖个好价钱就行了。”
《西风烈》 植入广告更烈
大漠黄沙,千里追凶,警匪对峙,喋血孤城。《西风烈》讲述了四名警察千里追凶,遭遇职业杀手,正邪对峙,喋血沙场的故事。导演高群书用好莱坞西部片模式,拍摄了一部国产片中少见的硬汉电影,打得淋漓、杀得痛快,然而令观众遗憾的是:片中植入广告无孔不入,甚至不惜让“纯爷们”突然拉肚子,需要服止泻药……雷人的植入广告大煞风景。
止泻广告雷人 全场观众爆笑
该片的植入广告大致有三种,效果也有优劣之分:一是大漠黄沙中,牧马人与切诺基分别代表正邪两方上演追逐大戏,动作场面十分精彩,令观众大呼过瘾,几乎感觉不到植入广告造成的不快;另一处,职业杀手在无人区居然用某品牌笔记本电脑进行卫星定位,察觉到警方行动,这让有些观众生疑;最让观众无语的,是某专治腹泻的药品广告,效果雷人:该药品广告在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片头街景中一晃而过的广告牌;第二次是在加油站竖立着一个巨大的该药品广告牌;第三次则是大漠黄沙中,一名警察突然拉肚子跑厕所,大煞风景;伏击杀手时,警察又要跑厕所,倪大红则递给他一盒止泻药,品牌清晰可见,台词还说:“专治拉肚子!”观众不禁爆笑。
产业链不长 电影投资人“气短”
国内观众对植入广告已很熟悉,也非常宽容。冯小刚的贺岁片就被戏称为广告片,而他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植入广告引发了众多争议。植入广告应与题材契合,讲究手法巧妙,否则会引起观众反感。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论坛上,着名导演彭浩翔就炮轰:“广告植入已到了不要脸的程度。”然而,既然从导演到观众都对此反感,为何植入广告仍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究其根源,原因在于中国电影产业链不够健全,影片制作方收益过于依赖票房,为尽快收回成本,迫切渴求植入广告。“现在一部电影开机前,如果广告收入没有打平制作成本,可以说注定要赔钱,这时投资人很可能决定不拍。”在圈内,有剧本、有投资人却难以开拍的电影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缺广告。《杜拉拉升职记》在上映前就利用植入广告收回所有投资,几乎在所有电影投资人眼中,该片堪称成功楷模。
专家表示,2002年,《英雄》成为首部采用分账模式的国产片。分账模式照顾到了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利益,风险共担,促进了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但这也造成电影业对植入广告越来越倚重,因为现在制片方投入3000万元的电影,票房需达1亿元才有望赚钱。《西风烈》投资超过8000万元,因此片方提出2亿元票房目标。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影片票房仅占总收益30%,产业链的完善,使影片收益大头来自版权收益及衍生品开发,而在国内,票房收入占影片总收益90%,产业链不够长,电影投资面对广告商自然“气短”。
短时间不可取代 导演也很无奈
业内专家表示,在短时间内,国产电影的植入风不可抑制,尤其低成本影片更需要植入广告收益。其实,作为导演比观众更在乎电影质量,更反感植入广告,冯小刚本人就曾被植入广告逼得翻脸,一气之下在片场掀桌子。然而导演又很无奈,最终会屈服于资本,尽量自然、巧妙地完成这门规定作业。在无力改变这一趋势时,导演、编剧需要做的是尽量绞尽脑汁,合理、巧妙地植入广告。对广告商而言,也应该明白最重要的还是电影质量。如果电影没人愿意看,植入再多广告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更谈不上增加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