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预料之内,《白丝带》跟哈内克前两部作品《隐藏摄影机》、《恐怖游戏》一样“不好看”。这里说的“好看”指的是娱乐观赏性。《白丝带》含有强烈宗教的意味,片名所说的白丝带象征纯洁和无罪。
《白丝带》用极为欧洲化的电影语言探讨了救赎与虚假秩序的故事
一如预料之内,《白丝带》跟哈内克前两部作品《隐藏摄影机》、《恐怖游戏》一样“不好看”。这里说的“好看”指的是娱乐观赏性,能忍受得下《白丝带》,首先你要具备高强度的注意力和忍耐力,否则几乎凝固不动的镜头、人物貌似无意义的、琐碎的生活片段不断出现会让你早早睡死过去。向来瞧不起好莱坞式煽情手段的哈内克在自己的影片里把带有过多感情色彩的修饰手段都极力削减,黑白影像的《白丝带》更是把他冷冽的风格带向一个极端。
《白丝带》的故事发生在一战爆发前夕,在一个德国北部的小村里,先是医生骑马回家的路上,被藏在地表的绳索绊倒,堕马受伤,然后地主家的小儿子被一种离奇的手段虐害,村子陷入莫名的恐慌,一部分来自这些意外,一部分来自地主施加的压力;暴力事件接踵而至,只有学校的老师-也是电影的旁白-发现了事件真相的可能性,但他被牧师禁言,不久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宣战。《白丝带》一方面延续《隐藏摄影机》叙事的精简:从影片开头到字幕淡出,几乎全无背景音效;另一方面,它也更强调戏剧化和主题显现的节奏,尽管镜头整体是波澜不惊的、情节也是分散、缓慢地推进,但很快可以注意到,哈内克的着力点非常集中,剧情从开篇似乎漫无目的的游走在村民的生活中到重点锁定在几个特殊的人及其家庭身上:医生、地主、教师、牧师;集中在这些个人身上的矛盾爆发力量强大,说明各自问题时也与剧情冲突暗暗相扣,在开放式的结局里指出了一条是解决谜案的路,沿着这条路,就会看到哈内克看到的人性深深的混沌。
《白丝带》含有强烈宗教的意味,片名所说的白丝带象征纯洁和无罪,是牧师在整治不听话的孩子时,绑在他们身上作为罪孽束缚的标记,它和村民参加弥撒、少年们的集体洗礼还有牧师对儿女各种精神拷打型的惩罚,都象征着围困村民的道德高墙,而发生在村子里的虐童奇案也是以一种宗教形式进行,作案的动机也归为“要这些孩子为他们父母犯下的罪赎罪”,正统的道德也好,以反道德的手段树立的非正统道德也好,都是通过暴力实现,整个村子一直弥漫在被暴力压制又酝酿暴力的绝望循环里,人的原罪-好色、贪念、妒忌、狂妄等等却从未被道德约束过,而当成年人在努力维护着自己世界的虚假秩序,却不能也不敢想象原罪早就被白丝带庇佑下的下一代间传承,并且用更可怕的伪善和纯真来遮掩。
哈内克对人性本恶似乎已是深信不疑,他的观察越淡然,越趋于只负责展示细节的客观,对观众的刺激也越大。《恐怖游戏》赤裸裸的犯罪,在《白丝带》里包装成一个个需要花力气撕破的谎言,而他也只负责陈述不负责总结,黑白画面里包含的丰富意象是什么、以暴制暴的动机和政治隐喻是什么,都能让人迷惑、也咀嚼很久。